首页 > 股票 > 洞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:防范财务造假的关键
2023
10-07

洞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:防范财务造假的关键

财务报表一直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纽带,但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,一些公司仍然采取冒险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。这种行为对投资者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。据统计,仅在2020年,A股市场就有27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而受到中国证监会和各级证监局的行政处罚。

今天,我们将揭示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,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防范风险。

一、财务造假的分类

我们都熟悉两个会计恒等式:“资产=负债+所有者权益”和“利润=收入-费用”。

财务造假有多种手段,但它们都围绕着这两个基本原则展开,例如虚增资产、虚减负债和虚增收入。财务造假通常旨在通过提高公司的利润和资产来实现各种目标,如业绩考核、管理市值、获取信贷资金以及保持上市地位等。尽管造假手段多种多样,但核心思路仍然是“虚增资产、虚减负债、虚增收入和虚减费用”等模式。

image.png

二、常见财务造假手段解析

针对几种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,我们进行简要解析:

1、虚增收入

虚增收入通常通过虚构业务或伪造合同来实现,即创造虚假的交易。

例如,某公司可能编造虚假的销售订单并提前确认未发货的订单收入,以虚增当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。

2、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

提前确认收入通常是为了美化当期业绩,而推迟确认收入可能发生在企业当前业绩良好,但预计未来利润可能下滑的情况下。

例如,某公司可能通过跨期确认收入,导致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被低估,而今年则被高估。

3、虚增资产

虚增资产主要是指在购入资产后高估资产价值,甚至将不存在的资产列入账面。例如,在农林牧渔行业,存货数量不易盘点,因此成为财务造假的高发领域,正如“獐子岛扇贝又跑了”的案例所示。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也常常成为财务造假的目标,投资者应警惕公司资产科目存在异常或不合逻辑的增长。

4、借助关联交易操纵利润

关联交易通常是上市公司内部利益输送的工具,因此监管机构密切关注这一领域。如果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自关联交易,那么其业绩往往难以可靠评估,可能表明公司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,只能依赖关联企业的支持,或者存在资金转移和利益输送等问题。

除了上述四种常见财务造假手段外,还包括少记/转移费用、提前或推迟确认费用、增加非经常性损益以及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来调节利润等方法。

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损害是巨大的。如果投资者持有一家因财务造假而被退市的公司股票,损失可能无法挽回。因此,作为一名慎重的投资者,必须具备识别这些手法的能力,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知识,以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。



本文》有 0 条评论

留下一个回复